【先进典型系列报道】痴心一片终不悔,只为“桃李”竞相开:包文华
发布日期:2024-09-07 点击量: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、社会地位、职业地位,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,大力弘扬九州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教师立德树人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为全校各单位和广大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。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学校推出先进典型系列报道,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典型为榜样,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,做好本职工作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教书育人、敬业奉献,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。
包文华,教授,舞蹈学学科带头人,双师型研究生导师,现为全国非遗传统舞蹈进校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教育部舞蹈学位论文评审专家、中国教育在线“学术桥”评审专家库专家、黑龙江省艺术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,少数民族舞蹈家学会理事。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》课程负责人,国务院第二次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奖章”、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“东北边疆民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”获得者。曾在“国庆天安门广场大型联欢会”中心舞台表演,被国家民委授予嘉奖。
先后获得省级教科研项目13项,出版教材1部、专著2部,发表论文40余篇。作品《努图克》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,《情系草原》等16部作品获得了东三省和黑龙江省内各部门舞蹈比赛奖项。2024年9月,获得黑龙江省“优秀教师”荣誉称号。
一、治学严谨,推动学科发展
怀一腔热血,站三尺讲台。包文华从教三十余年,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不仅传授知识,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意志品质,用自己对舞蹈的热爱感染着学生们。对于贫困和基础薄弱的学生,她给予特别的关心和鼓励,帮助他们克服困难,实现梦想。在课堂上,包文华不知疲倦、一丝不苟,全身心投入的言传身教至每个学生都出色完成教学内容为止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“只要学生对舞蹈艺术有追求、有兴趣,作为老师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”的诺言。作为舞蹈学、舞蹈专业负责人,包文华秉承教学与科研并行,立德与育人并重、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理念,踏踏实实谋划学科发展。作为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》课程负责人,她带领团队将课程建设成为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开创了黑龙江省高校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”在线精品课程和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的先河,跻身于全国舞蹈高校课程建设前列并通过超星“学银在线”平台、黑龙江省高校联盟平台,齐齐哈尔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,面向全国57所高校本科生开设课程13期,累计选课学生人数近20000人次,互动343798次,运行状况良好,受到广泛赞誉。
二、服务地方,传承民族文化
立足于东北边疆丰富的少数民族舞蹈资源。包文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,将民族歌舞艺术纳入教学体系,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的重任。2023年,她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“东北边疆民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”实现了黑龙江省在该领域的零突破,该项目培训培养了来自不同省份、不同民族的27名学员,创作了16部均为东北边疆民族地域文化、历史社会、现实题材等不同题材立意的原创舞蹈作品,展现了东北地区新时代青年舞蹈编导的创新精神,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舞蹈大赛上频频获奖,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为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、舞蹈文化传承和新时代地方振兴做出了特殊贡献。
三、笃行不怠,追求舞蹈事业高峰
包文华始终保持着对舞蹈事业的热爱和追求,从未止步于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。在学校“十四五”时期发展规划的引领下,她努力扩大学科影响,加强与高水平院校之间的交流,并探索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。在第十二届国际蒙古学学者会议上,她的“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的蒙古族安代舞的演变”主旨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;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举办的“国际民间舞蹈”大赛中,受邀担任了评委工作。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坚守,不仅在教育和舞蹈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,更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学识,展示了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“四有”好老师的精神风貌,也昭示出中国艺术教育愈加蓬勃发展的未来!
(供稿/音乐与舞蹈学院 编辑/郭超 责编/赵海鹏)